
-
李先生
男|33岁|未婚|168cm|本科|4年以上
现居佛山市高明区|户籍佛山市高明区|更新于2022-02-14
沟通力强责任心强会开车性格开朗执行力强
求职意向
- 期望性质
- 全职
- 期望行业
- 环保,新能源
- 期望职业
- 工业/工厂类,水利、水电,电厂、电力,其它相关职位,环境工程
- 期望地区
- 佛山市
- 期望薪水
- 月薪8000人民币 面议
- 求职状态
- 目前正在找工作
- 到岗时间
- 面谈
- 自我评价
- ◆本人性格热情开朗,待人友好,为人诚实谦虚,工作勤奋,认真负责,能吃苦耐劳,有很强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实验操作技能熟练,在校期间能独立完成实验。
教育经历
- 嘉应学院
- 2012年9月-2016年6月 本科
- 以化学为基础,各类与环境相关的如废水气处理,固废处理,环境监测,化工,生态等学科,毕业做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
- 高明一中
- 2008年9月-2012年6月 高中
工作经历
- 材料工程师
- 2018年9月-至今 肇庆市遨优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就职于公司与政府合作的鼎优研究院,跟随多年来从事锂电材料研究的刘燕林博士, 任秀斌博士, 王昌胤博士等人开展锂电材料研究工作, 期间参与关于 K 值实验, 电芯厚度实验, 铁粉失效模式实验等多个项目, 且 2019年 3 月至今在公司电芯技术部负责多个实验项目如温度对分容的影响等。
- 三元研发工程师
- 2016年3月-2018年8月 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1.研究三元前驱工艺, 研发出六类不同前驱体工艺且性能及形貌在市场中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前驱体工艺制备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2.负责三元前驱体烧结工艺制定, 对于烧结数据及表征状态有一定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3.针对三元烧结结果及市场三元产品动态, 对材料进行改性并制定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三元产品, 对锂电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4.负责三元研发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 例如预算、 采购、 设备维修、 检测数据追踪等, 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项目经验
- 三元材料622的前驱体制备及其Al离子掺杂改性研究
- 2018年1月-至今 参与项目的制定,实验推进,过程监控,数据追踪,过程总结等。
- 项目描述:LiNi0.6Co0.6Mn0.2材料是一种中高镍系的三元正极材料,相对于低镍系和高镍洗的三元材料,NCM622在比容量、合成工艺以及成本控制上具有综合的优势。是目前取代LiCoO2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市场中主流地位最具有竞争性的材料之一。本项目对材料进行了Al3+离子的掺杂改性,旨在获得高容量以及循环性能优异的NCM622正极材料。
- 共沉淀法制备高镍低钴三元正极材料研究
- 2018年1月-至今 参与项目的制定,实验推进,过程监控,数据追踪,过程总结等。
- 项目描述:目前国内市场产量较大的只有中低镍三元材料,钴的占比比较大并且由于钴的资源比较匮乏,国内市场钴的价格持续走高,提高镍含量可以减少钴的使用量;传统低镍三元材料能量密度较低,不能满足与现在对动力电池的发展要求,在对新能源汽车不断提高要求的同时,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的高端三元材料会变得炙手可热。
所以为适应市场需求,降低三元材料的生产成本,提高其能量密度,高镍三元材料已经备受关注。
本方法先按金属元素镍:钴:锰=8:1:1称取镍钴锰原材料,将所称好的原材料混合于同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并确保所有原材料溶解完全。盐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氨水同时注入反应釜中,在高速搅拌下合成目标产物的前驱体。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具有操作简单,生产过程稳定,容易控制等优点。
- 氢氧化物沉淀法制备NCM(11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2017年3月-2017年12月 参与项目的制定,实验推进,过程监控,数据追踪,过程总结等。
- 项目描述: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利用氢氧化物沉淀法制备NCM(1:1:1)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且探究最佳合成条件,目前该项目已初具成果,通过使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已经制备出了所需要的前驱体,在后期通过对前驱体的去杂质处理,烘干,烧结后,得到了稳定的三元材料。以二次沉淀法合成的物料与传统固相合成方法对比具有电化学性能稳定,充放电性能好,能量密度高等特性
- 生物炭对轻度重金属污染红壤的钝化修复技术研究
- 2015年4月-至今
- 项目描述:本项目以受轻度重金属污染的红壤为研究对象,以
3 种典型废弃物(稻秸、污泥和猪粪)在不同热解温度( 400℃、 500℃
和 600℃)下制备的生物炭作为廉价的重金属钝化剂,拟采用静态吸
附/解吸实验、动态土柱淋溶实验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生物
炭输入红壤后重金属( Cd、 Pb、 Cu 和 Zn)的形态、迁移能力及生物
有效性的变化,由此判断生物炭对重金属的钝化效果及影响因素,并
根据钝化效果推荐合适的生物炭种类及其热解温度,同时借助化学平
衡模型( MINTEQ)和 FTIR、 TEM-XPS、 EXAFS 等微观手段来研究
生物炭的钝化修复机理。